热度 4||
舞蹈“千手观音”中,21名舞蹈演员幽雅曼妙的舞姿以及她们与音乐完美的配合,博得了全国观众的喝彩;聋哑人宋晓波,全国莱卡“加油,好男儿”的亚军,外表俊朗、自信自立,当他与聋人学校的小同学们一起用舞蹈抒发对爱的理解时,被观众喻为“落入人间的天使”——他们都是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人朋友,却用各自的方式向我们展现了对美的理解,诠释了他们对生活的追求。
我区目前有1170名持证听力语言障碍者。但是很多健听人不曾留意过这样一个群体,更不曾与他们交流过。有些人甚至怀有偏见、歧视和误解。虽然因为先天或后天的原因而失去了听力,但他们和健听人一样工作、学习、生活。许多聋人不仅自食其力,而且贡献社会,他们的努力和勤奋更是远胜于常人。今天,让我们走进这个无声的世界,了解他们的故事、倾听他们的心声。
我要回报社会
最初听到王延勤的故事时,我的心就深深被一种无声的力量所震撼了:3岁时因药物过敏而失去听力,母亲早年撒手人寰,生活让他从小就变得比同龄的小孩懂事。生活在无声的世界更渴望表达。无意间,绘画让他找到了表达自我感受的方式。进入上海聋哑青年技术学校美工班深造后,他在四年的学习之余画出了十多本画集。毕业后,顺利进入一家印染厂当了美工。
扎实的绘画基础和刻苦钻研的精神,使他很快就掌握了印染图案工艺,更以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交出了完全符合工艺要求的画稿,受到了师傅们的夸奖和领导的信任。
然而,在1995年,为了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帮助更多像自己一样的聋人朋友,他毅然辞去公职,在父亲和朋友们的支持下,创办了一家主要由残疾人组成的企业。
创业并不如他想象的那样简单。由于没有办厂经验,经营不当,造成企业亏损。也许是身体的缺憾磨炼了他坚忍不拔的意志,每当工厂濒临倒闭之际,他都冷静地总结教训,寻找失败的原因。慢慢地,企业终于有了起色。
如今,他已是拥有一定固定资产、年产值几百万元的企业主,经营范围也从单一到多种。但是他不忘办厂的初衷,企业从不享受国家对残疾人企业的特殊照顾,而是像其他民营企业一样交纳国家税收。“没有政府对我的关心和支持,就没有我的一切。所以今天我以这样的方式来回报国家、回报社会!”他这样说道。
自立自强是许多像王延勤这样的聋人朋友的座右铭。
想与妈妈对话
说起女儿范红蕾,范老伯脸上露出的是骄傲的神情:“她从小就聪明伶俐,在读书时,就有很强的悟性,学习成绩不仅名列前茅,还通过半工半读,学到了编结技能,在全国和上海市残疾人职业技能竞赛工艺编结上获得了一等奖。紧张的工作之余,她还到业大学习,在点名簿上,她是全班唯一的一个全勤。每次一回家她就帮着我们做家务,拖地、洗碗,每月还定期给我们送来生活费。这样的女儿比哪个健全人差呢?” 但是女儿小时候因意外导致失聪依旧是范老伯心中的隐痛。每当小外孙问外公,“爸爸妈妈,为什么不说话呢?”,范老伯心里就特别酸楚,他现在唯一的心愿就是:一定要让小外孙去学手语,让他有一天能跟自己的妈妈沟通!
建立13个聋人社区
在闵行的十三个镇、街道和工业区,如今各自都有了一个聋人的社区组织,这是一个由生活在无声世界里的人组成的群体。
聋人们一般社交范围狭窄,生活单调,这不仅不利于他们的身心健康,也影响整个社区的和谐发展。“要把他们集中起来,互相交流沟通,摆脱孤寂。”这就是我区第一个聋人社区创办人——俞海燕的朴实想法。虽然早过不惑之年,两鬓渐白,但他依然活力四溢,平和豁达。可能就是这种人格魅力,在他身边聚集起了越来越多的聋人朋友。
2003年,由于他的奔走联系,在龙柏街道创办了闵行区首个聋人社区,定期开展的各项活动使得聋人们能打开心扉,融入社会。由他发起创办的刊物《龙柏聋人沙龙》,更是成了聋人和健听人交流信息的窗口。
聋人社区的成员来自不同的职业,各自有着不同的经历。这里有擅长丹青的美术家,有自学成才的企业家,还有普通的工人,做生意的小贩……俞海燕宽容待人,倾听大家的呼声,及时与残联沟通,为聋人排忧解难,赢得了大家的爱戴,成为聋人沙龙的负责人。
走进聋人社区活动室,房间里虽然听不到有声的语言,但是用手语相互交流的场景,气氛却是异常热烈而欢乐。他们说,在平常工作生活中,很少能有机会与健听人交流,大家现在可以在这里交流沟通了,所以特别开心。
多年前,“小虎队”在演唱手语歌曲《爱》的时候,那个“爱”的手语风靡一时,随着时间的消逝,人们渐渐淡忘了这“心手并唱”的“爱”。
虽然电视里有手语翻译,虽然窗口单位的工作人员在学手语,但是这远远不够,面对接受采访的聋人朋友,记者与他们只能一笔一划地表达彼此,时间慢慢地过去了,可记者的愿望却越来越强烈:我们除了学习普通话、英语、日语……手语作为一种国际语言,为什么不能去学习呢?聋人们其实有着比一般人更纯洁、善良的心灵,有着比一般人更强烈的沟通表达的愿望。眼下,提倡“无障碍”设施,盲人有盲道;肢残人有轮椅斜坡道;地铁里还有供老弱病残使用的电梯。如果聋人的周围有更多的人能够学习手语,并且能够用手语与他们沟通,就会给聋人们再添一个心灵上的“无障碍”通道。我想,这是给他们的最大关爱。这将使他们能更多感受到社会的和谐与温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