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凯个人资料,邹凯伟个人资料简历{邹凯屹个人资料}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5-07 13:08作者:惟妮

一、邹凯的个人资料

姓名:邹凯昵称:邹大丹,性别:男籍贯:四川泸州生日:1988年2月25日身高:1.58米体重:47公斤项目:体操擅长个人项目:单杠、自由体操偶像:李宁、李蔻驰:王宇、白格言:有付出,就有回报。邹凯最擅长的单杠和自由体操,恰好是中国队的短板。正是邹凯的出现,大大提高了中国队在团体赛单杠和自由体操的实力,为北京奥运会团体冠军增加了砝码。2003年广州体操亚锦赛,男子自由体操冠军,单杠冠军,个人全能季军;2004年全国体操锦标赛,自由体操冠军;2004年泛太平洋体操邀请赛,体操团体冠军;2005年世界杯德国科特布斯分站赛,自由体操第三名;2006年卡塔尔多哈亚运会体操团体冠军(与杨威、肖琴、陈、冯静、梁富良一起)、单杠冠军、自由体操冠军;2006年世界杯体操法国里昂分站赛自由体操第三名;2006年丹麦奥胡斯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团冠军(与杨威、肖琴、陈、冯静、梁富良一起);2007年德国斯图加特世锦赛,男团冠军(与杨威、肖琴、陈、黄旭、梁富良);2007年世界杯中国上海分站赛自由体操冠军;2007年法国世界杯巴黎分站赛,自由体操亚军;2008年世界杯德国科特布斯分站赛,单杠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体操团体冠军(与杨威、李、陈、肖琴、黄旭一起),自由体操冠军,单杠冠军。《宠爱孩子爱上体操》1988年,邹凯降生在四川酒城泸州。父亲邹小龙是中石油泸州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加油机修理工。母亲朱世群曾是泸州公交公司的售票员。小时候的邹凯和多动症一样,每天跑跳跳,回到家就在沙发上翻筋斗。在朱世群的印象中,小时候的邹凯曾让她吃过苦。与其他家长惩罚孩子犯错不同,体操迷之父邹小龙没有打骂,而是模仿体操运动员最常见的动作,惩罚邹凯双手撑地站在墙上。错误越大,倒立时间越长。1992年,在热爱运动的姑姑的劝说下,同样热爱运动的父母把和猴子跳舞的4岁男孩邹凯送到业余体校锻炼。启蒙教练林朝阳还记得,当他第一次见到邹凯时,他太害羞了,不敢说话。林的训练是让孩子们自己疯狂地玩耍,邹凯高兴得合不拢嘴。练了两天,第三天,邹凯爸爸想睡懒觉,被儿子逼着去体校训练。林朝阳回忆道,“他不是队里最出色的球员,但他从小就是配合最好的一个。”“因为体操,我活了下来。”在邹凯的记忆中,童年的一次重要比赛和一次严重车祸至今历历在目。1993年四川省青年运动会,林朝阳为邹凯报名参赛,并给队员放假。比赛前,邹凯和家人一起打车去见亲戚。当他走在泸州最繁华的马路上时,坐在邹凯旁边的朱世群突然发现儿子不见了。停车后,大家都冲到马路上,却看到邹凯蜷缩成一团,躺在十几米外的马路上。当我到达医院时,医生们惊讶地发现邹凯毫发无损,但他的脸因摔倒而肿胀。原来,邹凯坐在一辆出租车后座的左侧。按道理,车门是打不开的,但不知何故当车子快速转弯时,车门突然打开,把靠着车门坐着的邹凯甩到了马路上。一家人都惊叹邹凯的命真大,因为那条繁华的路上车很多,邹凯却被丢在路上两分钟都没来!“还在练体操救了小凯子。”冠军妈妈说,邹凯的特点是协调性好,连从出租车上摔下来都是彻头彻尾的“硬块”。事故导致邹凯长期躺在病床上,几乎失去了参加省运会的机会

但他用一套高难度的完美动作,不仅征服了观众,也征服了裁判。“敢作敢为,胆大妄为”是事故发生后受伤的游戏。四川队教练雷明看中了邹凯这个年轻的天才,把他带到了省队。进入省队,首先是喜悦,但很快就是失落。邹凯发现自己的能力并不比老队员强。邹凯几次跟妈妈说想回家,但教练坚信邹凯是体操的料。在省队带邹凯的另一位教练王宇说,邹凯在省队的外号叫邹大丹,什么都敢做,而且学招式很快。也正是因为他的大胆,邹凯的成绩才逐渐提高,在川队的其他队员中脱颖而出。2001年在宜昌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比赛中,邹凯引起了国家队教练白的注意。2002年,邹凯进入国家队。”脚伤做单杠.”被通知要进国家集训队的那个晚上,邹凯还在做着奥运会的梦。然而,一进国家体育总局训练局大院,巨大的落差就把他击倒了。“这真是巨大的差距。我是四川队那些球员里最强的,但是到了国家队,我的天,大家都比我强,我的状态也在下滑。更何况我的梦想破灭了。”与此同时,邹凯不得不面对成长的烦恼。体操是一项把自己举起来的运动,重量很重要。然而,14岁的邹凯进入国家队后,迎来了一个迟来的青春期:“那时候,他正在成长,体重也在增加。训练非常困难,很多东西都要从头练起。”失望在积累,但小邹凯懂得如何排解。他有“阿q精神”。“反正我也不乐观,所以没那么大压力。”在国家队,坏事也挡不住邹凯。在一场球员之间的足球比赛中,他被一名舞蹈老师踩了一脚。这次扭伤使他休息了两个月。但不幸的结果是:脚伤的邹凯只能练单杠,单杠成绩暴涨。2008年8月17日,北京奥运会第一个体操项目——男子自由体操首发。自由体操项目可谓是高手云集,狭路相逢,勇者胜。邹凯以预赛第六名的成绩进入自由体操决赛,最后以第五名的成绩出局。在邹凯出场前,罗马尼亚和巴西球员接连失误,教练为了保证邹凯的稳定发挥,暂时降低了难度。邹凯上台后,招牌动作相继完成,每一串动作落地如钉。正是这种出色的表现赢得了观众和评委。

的一致认可,获得了16.05的高分,暂列第一。但是此后上场选手尽管有的发挥出色,但没有人超过邹凯。最终,邹凯在众高手的夹击中突出重围,笑傲赛场,拿下了北京奥运会体操单项的第一枚金牌,同时也是中国体操队在北京奥运会上的第四枚金牌。『异军突起,收获三金』继获得男子体操团体和自由体操比赛之后,邹凯又在单杠比赛中夺魁。至此,北京奥运会竞技体操比赛全部结束,除了选择放弃的跳马项目,中国代表团囊获了总共八金中的七金。邹凯一届奥运会收获三金的佳绩也与84年的体操王子李宁比肩,同时这块金牌也是中国体操队历史上第一次在单杠项目上夺金,这样,中国代表团就在每个项目上都夺得过金牌,成就了中国体操队的全满贯。邹凯的完美收官也使体操队成为本届奥运会贡献最多的队伍。这是20岁邹凯首次参加奥运会,而邹凯所擅长的单杠和自由体操恰好是中国男队的短板,他的出现增加了中国男团的实力。同时,也使中国在自由体操和单杠上有冲击奖牌甚至金牌的实力。异军突起的邹凯,出乎众人意料地成为北京奥运会中国代表团获得金牌最多的运动员。我们有理由相信邹凯将成为中国男子体操队新的领军人物。【邹凯的生活花絮】[编辑本段]『追求时髦,爱换手机』因为近视,邹凯平时总爱笑着眯起一双眼,因此被大家亲切地喊作“小眯”。在国家队,食宿都毋须消费,小眯这些年,倒是攒了不少奖金。要说邹凯平日里最大的消费,也是他最热衷的事就是换手机,永远追逐最新款。记得天津全国锦标赛期间,恩师雷鸣从四川成都大老远给邹凯带了些比赛奖金去,电梯里,小眯接过装钱的信封就喜不自胜,自语:“嘿嘿,这下又可以换新手机了!”少小离家,训练平淡而枯燥,应该说,是手机和电脑帮助邹凯打开了外面的世界。这个20岁的年轻人没有任何“不良嗜好”,他20年的生命都与体操紧紧相联。基于此,虽然频繁换手机有点浪费,恩师雷鸣也表示理解,他昨天对记者说:“运动员的运动生命都不会很长,如果将来退役,邹凯还要面对截然不同的生活。从这个角度讲,我支持他学习电脑,也不反对他追逐手机的新潮,毕竟是年轻人嘛。我对他现在只有一个要求:把应该拿的冠军给我全部拿下!让我昂首挺胸走几年路,呵呵。”『金牌宝贵,送给爸妈』跟出色的5位大哥哥一起,邹凯获得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赛后,面对记者们的围追堵截,中国体操队几名队员的态度均是言简意赅,然后迅速“夺路而逃”,消失得无影无踪,唯有小眯是个例外。有问必答、有求必应。训练之余最喜爱干什么?小眯歪头认真想想,估计是把自己的业余爱好都过了一遍,然后认真地给出答案:“唱歌”。能给香港的读者写点什么吗?“可以,那拜托可以暂时不回答问题吗?因为我不能一心二用。”写完后还要仔细检查一下,“这个港字没写好,要不要再重写一个?”合个影!没问题。把金牌举到面前!没问题。咬一口!没问题。有求必应也让记者们得寸进尺,“把金牌借给我挂挂”。小眯终于不干了,“不要抢我的金牌!”被围在新闻发布厅10多分钟后,邹凯有点急了,“他们都走了,我该回去了。”于是开始奋力从人群中往外挤,终于挤到混合通道尽头,这时有敬业的记者还在提问,“你最想把金牌送给谁?”邹凯边跑边转过身用最大的声音作答:“送给我老爸老妈!”如此这般,让众记者纷纷感叹:还是小眯最可爱!『四川精神,为国争光』奥运会自由体操比赛夺冠后,邹凯高兴地表示,我今天最为满意的就是比出了四川风格。现在最想的是吃妈妈亲手炒的青椒肉丝。“我们四川人民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那股精神,难道那不比我厉害吗?”邹凯说,“{奥运会}自由操冠军好多年没拿到,我为中国人争光了,也为四川人争光了。”继李宁和李小双之后,邹凯是第三个夺得奥运会男子自由操冠军的中国选手。邹凯也激动难抑,用手机在空间里发表了日志,也表示了自己就是带着四川精神比赛才能获得桂冠,愿意把金牌和四川老乡们一同分享。【二.湘潭大学教授】[编辑本段]1965年降生,湘潭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管理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生导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硕士点通讯评委,国家社科基金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中国教育信息化专家数据库》成员,中国教育信息化理事,中国优选法、统筹法与经济数学研究会{国家一级学会}团体会员单位负责人,中国数量经济学会理事{国家一级学会},湖南省系统工程学会理事,湖南省物流管理协会副会长,湖南省工业工程学会副理事长,长沙市物流管理学会副理事长,湘潭市信息化专家组成员。主要从事管理科学与工程、绩效评估、电子政务等方面的研究,在《情报学报》、《中国图书馆学报》、《图书情报工作》、《系统工程》、《中国教育信息化》、《计算机仿真》、《运筹与管理》等期刊上发表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CSCD来源期刊39篇,一类期刊2篇,二类期刊6篇,参编著作2部,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19项,获得科研奖6项.

二、邹凯资料

个人资料: 姓名:邹凯{Zou kai} 性别:男 籍贯:四川泸州 降生日期:1988年2月25日 身高:1.58米 体重:56公斤 项目:体操 擅长项目:单杠,自由体操 最新战绩: 2008年8月12日,邹凯在内的中国男子体操队在奥运体操男子团体决赛中获得金牌 中国第10金 2002年2月由四川体操队选入国家队。现为国家体操队主力队员之一。强项恰恰是中国以往的薄弱项目自由体操和单杠。 以往成绩: 2007年世界锦标赛男团冠军 2006年多哈亚运会男子团体,吊环,自由体操冠军 2006年世锦赛男团冠军。 2005年3月德国科特布斯站世界杯分站赛,自由操第三; 2004年全国体操冠军赛,自由体操冠军; 2004年泛太平洋体操邀请赛,团体冠军; 2003年11月广州体操亚锦赛,男子自由体操冠军、单杠冠军、个人全能第三。 2008年北京奥运会团体冠军 个人简介: 中国体操队队员,四川泸州人。目前男队主力成员中最年轻的一位,强项是自由体操和单杠,曾在2006和2007年连续两届体操世锦赛上与队友一起夺得男团冠军。他的强项在男队中起到了补缺的作用,因此是中国队备战北京奥运会的重要成员。 个人重要成绩: 时间 赛事 地点 项目 成绩 2005 体操世界杯科特布斯站 德国科特布斯 自由体操 铜牌 体操世界杯科特布斯站 德国科特布斯 自由体操 铜牌 2006 体操世界杯法国站 法国里昂 自由体操 铜牌 体操世界杯法国站 法国里昂 单杠 银牌 第15届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男子团体 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梁富亮 金牌 第15届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自由体操 金牌 第15届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单杠 银牌 第15届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男子团体 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梁富亮 金牌 第15届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自由体操 金牌 第15届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单杠 银牌 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丹麦阿胡斯 男子团体 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梁富亮 金牌 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丹麦阿胡斯 男子团体 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梁富亮 金牌 2007 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德国斯图加特 男子团体 杨威,肖钦,陈一冰,黄旭,梁富亮 金牌 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德国斯图加特 男子团体 杨威,肖钦,陈一冰,黄旭,梁富亮 金牌 体操世界杯中国站 中国上海 自由体操 金牌 体操世界杯中国站 中国上海 自由体操 金牌 体操世界杯法国站 法国巴黎 自由体操 银牌 体操世界杯法国站 法国巴黎 自由体操 银牌 2008 体操世界杯科特布斯站 德国科特布斯 单杠 金牌 体操世界杯科特布斯站 德国科特布斯 单杠 金牌 个人生涯: 1992年在泸州体校训练,教练林曹阳。 1994年进省队,教练王瑜。 2002年进国家队,教练白远韶。 重要成绩描述: 2006年和2007年连续两届体操世锦赛均作为主力成员与队友一起夺得了男团冠军。 2008年4月在德国科特布斯体操世界杯分站赛上获得单杠金牌。 还有啊2008 男子自由体操决赛冠军!

三、关于体操队员邹凯。

邹凯的外号叫“小眯”,因为他眼睛不好,平常看东西经常眯成一条缝,一副没有睡醒的样子。不过跟他聊一聊就知道,这个眼睛不好的小家伙,其实看很多事情都很清楚,正像他妈妈评价的那样,“心里很有主意”。 可怕的车祸 邹凯1988年降生在四川泸州,那是一座位于长江和沱江交汇处的美丽城市,满城飘着酒香。小时候的邹凯像患了多动症一样,在姑妈的劝说下,父母4岁把“猴跳舞跳”的小邹凯送进业余体校,目的是锻炼身体。 小时候的情形,邹凯已忘得差不多,只记得拉韧带和练身体时,的确是痛得眼泪在眼眶里“打转转”,在启蒙教练林教练的指导下,邹凯慢慢适应了体操生活,1993年省运会,邹凯被四川省体操队看中了。至于为什么会看上邹凯,四川省运动技术学院体操系副主任陈姐解释说,“当时觉得这个小娃儿聪明,学动作特别快,所以把他留下了。” 邹凯现在还记得把他带入职业体操的那次重要比赛。在比赛前,邹凯随家人在泸州坐出租车时不慎发生车祸。“当时是出租车倒拐时车门开了,结果我就被甩了出去,把家里人吓惨了。”这次意外车祸让邹凯在病床上躺了两个月,差点失去参加省运会的机会,“还好最后还是参加了,但我的左边脸当时肿这么高!”邹凯比了个夸张的手势。 进入四川队邹凯很快发现,大家水平都一样,而自己的能力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年龄大的队员。但这些对邹凯来说不是迈不过去的坎儿,2001年,邹凯进入省一线队,成为真正的职业选手。那时邹凯已是同年龄人中的佼佼者。2002年,邹凯被输送到国家队。 成长的烦恼 在接到队里通知,说要进国家集训队训练的那个晚上,邹凯或许和在奥胡斯一样难以入睡,他幻想能参加亚运会、世锦赛,甚至奥运会,然后挂着金牌回北京,在冠军榜上留名,这小子,心里清楚着呢。不过一看到天安门,巨大的落差就把小孩打晕了。“真的是巨大的落差,我在四川队那批队员里是最强的,但到了国家队,我的天啊,每个人都比我厉害,我当时状态也不断下滑,咋个说呢,梦想破灭了。”不过邹凯的反应不像他描述的那么慌,很冷静,当时给自己说得最多的是四个字——面对现实。 邹凯同时还要面对成长的烦恼,体操运动就是一项把自己举起来的运动,体重非常重要,但14岁的邹凯进国家队后,迎来了迟到的青春期:“那时候又在长个子,又在长体重,训练起来非常困难,很多东西都要从头练起。”邹凯回忆。 失望在不断累积,可能这是每一个在国家队的队员都必须面临的问题,竞争实在太残酷了。但小邹凯懂得给自己减压,他有“阿Q精神”,“反正我不被看好,我就没那么大压力。”在国家队,倒霉的事难不住邹凯,有一次队员间踢坝坝足球赛,他被一位舞蹈老师踩到了脚,这次扭伤让他歇了两个月。但倒霉的结果是:脚受伤的邹凯只能练单杠,结果单杠成绩上去了。 自我的剖析 邹凯的自我评价也透着一股“门儿清”的聪明,优点缺点明白得很。在下榻酒店的海景房里,他笑称自己并不是自由体操和单杠强而被国家队看上的,当时各项实力比较平均,但渐渐的其他各项的成绩都下去了,就这两项还行,“最后就练成强项了”:“我最大的缺点是力量差,身上都是肥肉,腿部力量一般,但我协调性还可以,所以在自由体操上实力还行。单杠比赛和吊环不一样,他强调全身的力量运用和身体协调,这两个现在都是我的强项。” 新规则对自己是个契机,这一点邹凯清楚得很,“原来最高10分起评,比的就是动作完成质量,我恰巧属于动作质量一般的选手,一般会被扣很多分。现在实行新规则,难度不封顶,我就能用难度弥补扣的分了。”现在的这套自由体操,是邹凯较难的一套动作,虽然他学了一些更难的,但这次比赛并不会采用,邹凯渴望回国后继续练难度。 难忘的印度 邹凯真正进入国家一队是在今年1月,他被调整到男队教练组副组长白远韶带的组里,压力也随之升高。“每天生活很简单,7点半起床,8点10分开始训练,12点……平常什么也没想,每天就想明天这个动作能不能完成哦?” 由副组长教授技巧和心理,邹凯在每堂训练课中都希望做到最好,在教练面前表现自己。今年3月的印度之行,终于让邹凯得偿所愿。在亚洲锦标赛上,邹凯在所有比赛中毫无失误,拿下了团体、自由体操和单杠三块金牌。这届比赛包括黄玉斌在内的中国体操决策层都去看了,邹凯的表现让他赢得了参加丹麦世锦赛的宝贵资格。“所以我最想感谢的还是教练,特别是现在带我的白导,我准备买个东西送给他。” 小眯的包袱 邹凯私底下是个很开朗的孩子,不过面对教练、领导或者摄像镜头,他都显得很拘谨。“小眯,开一下门。”队友在门外唤着邹凯的小名,像是叫猫一样。对这个外号,邹凯并不介意,“我眼睛有点弱视,不敢戴隐形,也不敢动手术,怕耽误训练。”正是这个原因,让邹凯忍着不玩电脑游戏,闷了只看看碟,只要眼睛不舒服,马上关机闪人。不过邹凯明年很快就要遇上费眼睛的事—–争取报名读北京体育大学。 团体决赛第二天清早,邹凯就到队医那儿报到去了,原来他在12号赛台训练时扭了脚,由于接下来还要参加自由体操决赛,他想抓紧时间治疗。展望即将开始的自由体操决赛,邹凯说发挥水平就行,再不东想西想。 昨天中午过后,天上开始下起了小雨,中国队的女队员们已经开始在酒店大厅里做着热身运动,男队员则要在一顿午餐后,开赴训练馆开始下午的训练。“吃啥子喃?我又想吃牛排了。”邹凯笑了笑,眼睛果然眯成了一条缝。

四、关于奥运会体操健将周凯的简历?

我也好喜爱他!『贪玩小孩,爱上体操』 1988年,邹凯降生在四川酒城泸州。父亲邹小龙,是中石油泸州分公司一名普通的加油机修理工。母亲朱世群,曾是泸州市公交公司一名售票员。小时候的邹凯像有多动症一样,每天又跑又跳,回家就在沙发上翻筋斗。朱世群的印象中,幼时的邹凯,曾令她伤透脑筋。与其他父母惩罚孩子犯错行为不同的是,体操迷父亲邹小龙的家教,不是打和骂,而是效仿体操运动员最常见的动作,罚邹凯双手着地靠墙倒立,错误犯得越大,倒立时间就越长。 1992年,在热爱体育的姑姑劝说下,同样热爱体育的父母把4岁就“小猴跳舞”的小邹凯送进业余体校,目的是锻炼身体。 启蒙教练林朝阳还记得第一次见到邹凯时,他害羞得不会说话。林教练的训练就是让孩子们自己疯耍,邹凯因此乐得合不拢嘴。练了两天,第三天邹凯的父亲想睡懒觉,还被儿子硬拉起来去体校训练。林朝阳回忆说,“他不是队员里最突出的,但从小就是协调性最好的一个。” 『敢作动作,人称大胆』 正是意外车祸后的带伤比赛,四川队教练雷鸣看中了邹凯这个苗子把他带到省队。进入省队,先是喜悦,但很快便是失落。邹凯发现自己的能力无论如何也比不过年龄大的队员。邹凯几次给母亲说想回家了,但教练坚信邹凯是练体操的料。另一名在省队带过邹凯的教练王瑜说,邹凯在省队的小名是邹大胆,什么动作都敢做,而且学动作特别快。 也正是因为大胆,邹凯的成绩逐渐提升,在四川队鹤立鸡群。2001年在宜昌举行的全国青少年比赛上,邹凯引起国家队教练白远韶的注意。2002年,邹凯进入国家队。

五、08奥运体操中国男子团体个人资料

1.杨威(队长)姓名:杨威性别:男降生年月:1980年2月8日项目:体操性别:男身高:163cm体重:56kg籍贯:湖北奥运会报名项目:体操妻子:杨云喜爱的颜色:蓝色喜爱的动物:都伯文狗喜爱的食物:肉肠、西红柿喜爱的菜系:妈妈的菜喜爱的节日:国庆节崇拜的人物:周恩来,刘备,奥特曼喜爱的作家:叶永烈,老舍喜爱的演员:成龙,李连杰喜爱的影星:丹泽尔.华盛顿喜爱的电影:《虎口脱险》 《奥特曼》喜爱的地方:纳美克星喜爱的国家:中国喜爱的服装:运动,休闲杨威,5岁进湖北省仙桃市业余体校,10岁进湖北队,16岁入选国家队,是我国男子体操队主力中的一名全能型运动员。自由体操、吊环是他的强项。全国儿童锦标赛五枚金牌得主;全国少年比赛多次获得金银牌。 1997年在全国第八届运动会体操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1998年在第十三届亚运会体操比赛中获得团体冠军、全能亚军。1998年在全国体操冠赛中获得单杠第三名、双杠第四名。1998年在全国体操锦标赛中获得全能第六名、自由体操亚军。动作特点:轻飘、干净利落、节奏韵律好、力量强、空翻高飘。杨威在自由体操上有直体后空翻转体720度的高难度动作、直体前空翻转体360度接直体前空翻转体540度,俄式挺身转体1080度,直体后空翻转体900度以及团身后空翻两周转体360度的结束动作;吊环上有后摆上水平十字2秒翻上接倒十字2秒接后摆上成倒十字2秒等高难度的力量接力量的连接动作。1999年天津世界体操锦标赛杨威与队友合力夺得男子团体冠军,是中国男子体操进军悉尼奥运会的主力队员之一。1993年 全国儿童比赛5个单项冠军1997年 八运会体操比赛团体金牌1998年全国锦标赛全能第六、自由体操亚军,全国冠军赛单杠第三、双杠第四,亚运会团体、全能亚军;1998年 曼谷亚运会体操比赛团体冠军、自由体操冠军、全能亚军1999年全国冠军赛全能冠军,世锦赛男团冠军,单杠第三;2000年全国锦标赛自由操冠军,全能亚军,奥运会男团冠军、全能亚军;2001年东亚运动会团体、个人全能冠军,全国锦标赛个人全能冠军;2002年亚运会团体、全能冠军,跳马亚军、自由体操第三名,世界单项锦标赛跳马第三名;2003年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冠军、个人全能亚军。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体操男子团体金牌。2.李小鹏姓名:李小鹏性别: 男降生日期:1981-07-27降生地:湖南长沙身高:162cm体重:56公斤项目:体操奥运会报名项目:体操最好成绩: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身份:运动员教练:陈雄注册单位: 湖南个人爱好: 看书、电脑教育背景: 大学2002年10月,参加在韩国釜山举行的第14届亚运会,获最佳男运动员。2000年10月,获国家体育总局颁发的体育运动荣誉奖章。2000年10月,获中华全国总工会颁发的“五一劳动奖章”。2000年10月,被团中央全国青联授予“中国青年五四杰出贡献奖”。2000年12月,被新华社体育部评选为中国十佳运动员。2002年1月,当选2001年“飞亚达”杯全国体操最佳男运动员称号。2002看3月,当选为中国体育报业总社和首都二十多家新闻单位联合评选的上年{2001年度}全国十佳运动员。运动员生涯中,首创男子跳马“踺子后手翻转体180度接直转体前空翻转体900度”,并被国际体操联合会正式命名“李小鹏跳”。2008年8月,获得第29届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1981年7月27日,一个阳光灿烂的早晨,他降生在湖南长沙。湘江人杰地灵,造就了这位“天才”少年,从儿时开始,他的体操天赋就在同龄人中显现出来。早在1997年的世锦赛,16岁的小鹏就在国际赛场中崭露头角,获得团体冠军、双杠亚军和自由体操季军。他那时的教练开玩笑,说他是:第一次参加世界比赛,就获得金、银、铜的“大满贯”。从那一年起,小鹏在体操上的才能便一发不可收拾,每次比赛都要捧回几块金牌,在1998年的中国杯、世界杯和亚运会上也逐渐散发出光芒。尽管如此,小鹏并没有一点骄傲,每一次的比赛总要以高质量和优美的动作完成比赛,出色的心理素质在这位体操小将身上也显得极为出色。1999年10月的天津,小鹏迎来了第34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相比1997年,他又多了一份从容与自信。第一场比赛,他以出色的发挥和队友顺利地拿下团体冠军。赛场上的小鹏英姿飒爽,飞鹰般展翅翱翔,蛟龙般飞舞翻腾。良好的心理素质,准确到位的动作,稳定从容的发挥,一次次地在天津体育馆掀起阵阵浪潮,一次次地抓住了观众的心。10月16日下午,单项比赛开始了,人们的目光不禁都集中到了这位小将的身上。这一天,李小鹏以稳定的发挥战胜了所有的对手,夺得了跳马冠军。然而却在自己的强项双杠上失误,与金牌无缘。小鹏并没有被这次失败打倒,他把下一个目标定在一年后的奥运会上,“一定要把这枚金牌夺回来!”为了练好那套双杠,小鹏卧薪尝胆,比以前练得更加卖力,一口气憋了整整一年。尽管在体操方面很有天赋,尽管掌握一个新的难度动作要比别人容易,可是他一直以来都没有放松过自己,”天才也需要训练”,他说。他仍然辛辛苦苦地锤炼着每一个动作,做得完美、再完美些。有时为了使一个挂臂动作完成得更加准确、更加流畅,他常常把两支臂膀练得血迹斑斑。有一次,空翻时没掌握好,头朝下栽了下来,眼睛撞到了膝盖上,当时眼下方就被磕得青紫,他还开玩笑说自己生出个“熊猫眼”。由于长年的体操训练,小鹏的跟踺也患了劳损性的老伤。有人问小鹏:“练了这么多年的体操,受了这么多的伤,你觉得苦不苦呀?”小鹏笑答道:“练到这种程度,我已经不觉得苦了,这是我取得好成绩所应付出的代价!”真的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运动员的梦想——奥运会冠军!”2000年10月,小鹏终于等到了冲击奥运会金牌的机会,而这时的他,已俨然成为中国体操男队的领军人物。资格赛那一天,小鹏的跳马出现了严重的失误,在此项目中的“双保险”都没有成功,男团预赛的总成绩落后于俄罗斯队,排在了第二名。那一夜,体操队上上下下所有人的心都提到的嗓子眼儿:奥运会男团冠军——16年的梦想呀!小鹏暗暗下决心:不把前辈人的遗憾留到下世纪,一定要在悉尼奥运会上实现他们的愿望!他说他输不起,认识的与不认识的人向他投来的目光,令他无法懈怠。他说他可以忍住伤痛,但他不能接受失败,因为悉尼奥运会的魅力是充满诱惑的,如果他输了,输了的不只是自己,而是整个男团、整个国家,输了的是中国体操在世界中的地位;如果他输了,失去的并不是简简单单的一块奥运会金牌,失去的是整个体操界老老少少几代人的梦想,因为在他身上,背负着太多的企盼和祝福。这个19岁的运动员,他承担着的巨大压力可以说是别人根本想象不到的,难得他无论成败与否,都能以坦然的微笑来面对观众!“要相信自己,我对自己有信心!”2000年9月18日,男团决赛,小鹏迎来了举世瞩目的一天。那是整个中国体操队乃至所有国人的不眠之夜,那是值得所有国人永远纪念的日子,小鹏率领中国体操男队终于夺得悉尼奥运会团体冠军。成功了!这枚份量最重的男团金牌,浸透了16年的期盼呀!然而小鹏并没有被奥运会金牌陶醉,他深知他还要拿下另一枚金牌,这就是他在世锦赛时失误的双杠。9月25日,双杠决赛开始了。一年前世锦赛上战胜小鹏夺得双杠金牌的韩国选手李周炯在小鹏之前上场,9.812分,他超过了同样一位世界名将俄罗斯选手涅莫夫的9.800分,获得全场第一。该轮到小鹏出场了,他要想夺得冠军,就不能有丝毫的失误!“比赛中一定要做到心静如水,要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比赛”,小鹏突然想到他很崇拜的师兄奥运会全能冠军李小双的这句话。“以一颗平常心去面对比赛!”此时的小鹏比一年前更加成熟与自信,他暗暗告诉自己:一定要沉住气,相信自己,我也是双杠世界冠军,绝不会比他差!小鹏上杠了!行云流水的杠上动作,飘逸、舒展、流畅,而又极赋韵律,屈体后空翻两周下,稳稳地落地了!整套动作一气呵成,堪称完美,全场观众被小鹏出色的技艺折服了。9.825分!他终于拿下了这枚双杠金牌。小鹏激动地淌下了热泪,那是胜利者的泪水,那是成功者的泪水。他激动地说:“我多年来的体操生涯终于有了回报!”自那一年的奥运会,小鹏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人物,也稳坐了中国体操男队“领头羊”的位置。面对金牌与荣誉,小鹏并没有骄傲,他依旧很谦虚,依旧是那个可爱的大男孩。小鹏那一年只有19岁,但赛场内外却有一种令人折服的魅力和大将风范。他有实力,但从不张扬;他有信心,但从不浮夸。他可以从失败中吸取教训争取下一次的成功;他可以忍住伤痛参加比赛,把最完美的动作献给观众,却将伤痛留给自己;他的每一次反省都为以后的成功带来机会;他不断给自己增加新的目标,为以后的进步带来动力。他说:“我的目标决不仅仅是两枚奥运会金牌!”心中早已把下一个目标定在了雅典。小鹏是完美的,但他也并不是没有遗憾,小鹏也想冲击全能金牌,可是他的肘伤……在6个单项中,除了鞍马,几乎项项拔尖,但就因为少了这一项却很难问鼎全能冠军。他的左肘落下的老伤,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他在鞍马上的发挥。也许,上天这种看似不公平的安排,应该是真正的“公平”。因为对每一个人来说,他的得与失都应该是互补的,小鹏也是。体操是美丽的,亦是残酷的,他以一身的伤病换回了“体态优美,动作轻盈” 这样8个大字,其间的艰辛也许是鲜为人知的。然而他无悔,一次次,仍然用自己的动作诠释着体操的美:激情、自信、舒展、轻盈、飘逸……凭着小鹏在体操上的天赋和刻苦训练,奥运会之后,小鹏又在接下来的几项重大比赛中屡获金牌:“2001年东亚运动会团体、自由体操冠军,九运会跳马、双杠冠军,2002年亚运会团体、跳马、双杠冠军。让我们把目光重新回到2002年11月底在匈牙利德布勒森举行的那次赛事。这次赛事,是第三十六届世界体操锦标赛。这一战,小鹏一人独得跳马、双杠两枚金牌,也包揽了中国体操队那一次的全部金牌,而且还以近乎完美的动作完成了“李小鹏跳”——踺子后手翻转体180接直体前空翻转体900度。赛前,小鹏还患了感冒,天天流鼻涕,有记者问他你担不担心,“担心?我担心鼻涕会流到跳马上!”风趣幽默的小鹏笑着说。阳光依旧如此灿烂,这位21岁的大男孩掩饰不住青春的本色。在随后几天德国斯图加特的世界杯赛中,他又以9.837的高分夺得双杠冠军!面对这些成绩,小鹏认真而又谦虚地说:“我非常感谢我的教练,我能获得今天的成功,是和他多年来对我的辛勤培养分不开的。”阳光洒在脸上,笑容挂在嘴角。小鹏就是这样一个谦虚、自信、聪明、幽默、充满灵气的可爱大男孩儿,在许多金牌和荣誉面前依然心静如水,无论成败,他都能坦然地去面对。在赛场内外,体操迷总说他平易近人、有亲和力,而且很懂礼貌。在家中,父母总说他是个孝顺懂事的孩子。在不比赛的时候,赛场上的他总是不忘帮队友们抹镁粉、调整器械或是劝小队员们稳住心态,在队中已成为令人心服口服的“大哥大”。2006年,李小鹏获得了世界鞍马的冠军,从而追平了李宁14个世界冠军的记录。3.黄旭姓名:黄旭性别:男身高:1米63体重:59公斤降生日期:1979—2—4降生地:江苏南通运动项目:体操运动经历:5岁进入南通市业余体校,1989年2月进入江苏省队,1993底入选国家队。最好成绩:2000年悉尼奥林匹克运动会体操男子团体冠军,2008年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赛冠军。1997年 首次参加国际大赛,就在洛桑世锦赛上勇夺男团冠军1997年 八运会双杠、鞍马冠军,个人全能和单杠第三名1998年 亚运会个人全能、团体冠军1999年 世锦赛男子团体冠军2000年 全国锦标赛单杠冠军、鞍马亚军、双杠第三名2000年 第27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男团冠军2001年 大运会男团冠军2003年 体操世锦赛男团冠军、双杠亚军2008年 北京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赛冠军黄旭是一名全能型选手,全套动作幅度大、韵律好、规格高、动作到位,双杠和鞍马是特长项目,多次在全国比赛中夺冠,这两个项目均具有夺取世界冠军的实力。鞍马有两个超E组动作,屈体后空翻两周成挂臂的超E组动作、团身后空翻两周成挂臂,希里接屈体前空翻两周成挂臂的高难度连接动作。性格内向,稳重。业余时间喜爱听听音乐、看看书。座右铭是:种瓜得瓜,种豆得豆。4.肖钦姓名:肖钦{Xiao Qin}绰号:鞍马王性别:男籍贯:南京生日:1985.1.12身高:1.64米体重:55公斤奥运会报名项目:体操辉煌战绩:号称“小马神”,鞍马项目是肖钦的强项。5岁开始体操训练,10岁入选八一体操队,1999年进入国家体操队,已经成为中国体操的后起之秀,高质量的鞍马动作堪称一绝。培养过肖钦的教练有:金为国、刘仕贤、朱文元。2001年世锦赛鞍马亚军,法国五大洲男子青少年体操邀请赛个人全能、鞍马冠军,自由体操亚军;2002年全国体操赛鞍马冠军,世界单项锦标赛鞍马亚军;2003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2004年雅典体操热身赛男子鞍马冠军;2004年英国伯明翰世界杯体操总决赛男子鞍马冠军;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男子鞍马冠军;2006年世锦赛男子团体冠军;2006年丹麦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鞍马冠军;2006年多哈亚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2007年德国第40届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冠军;2007年德国第40届体操世锦赛男子鞍马冠军;2008年北京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体操男子团体金牌。李宁没能做到,李小双也没能做到,但肖钦实现了!哥本哈根世锦赛卫冕鞍马冠军,肖钦成为了李春阳、李敬和李小鹏之后第四位达到这一高度的中国男子体操选手。早在五年前,年仅16岁的肖钦在根特世锦赛上一鸣惊人,优美的全旋动作更是被专家誉为“教科书”般,但是后来不敌当时如日中天的的乌兹卡。为了成为“马神”,肖钦用了四年的等待。02、03年世锦赛与冠军无缘,雅典奥运会上更是大失水准,不仅没能进入决赛,还犯了导致中国无缘团体金牌的重大失误。肖钦还行吗?雅典奥运会之后,肖钦和中国体操队一起卧薪尝胆,2005年的澳大利亚的墨尔本,随着完成动作下马之后的一声大吼,小马神终于加冕的世锦赛王冠。连续的挫折已经让20岁的他拥有了超乎年龄的成熟,“胜负其实很简单,谋事,不谋人。” 2006年的哥本哈根,肖钦再以近乎完美的表演,蝉联了鞍马世界冠军,成为了当之无愧的当今鞍马第一人。“马神”肖钦平时不爱说话,更确切一点的说是不爱跟陌生人说话,不了解他的人感觉他很难接近,对他的评语是“很酷”。其实肖钦是一个很懂事的孩子,他应该算是属于那种外冷内热型的男孩,他总是默默地做事,默默地听话,不像李小鹏那样张扬,也不像冯敬那样爱玩。而作为熟悉他的人,却知道肖钦有一个特殊的爱好——烹饪。与其说是“烹饪”,不如说是炒几样小菜更为贴切。在肖钦的好朋友小张眼里,他可是一个神人。在肖钦八一队的宿舍里,有着一口不大的电炒锅,柜子里有很多装着各种调料的瓶瓶罐罐, “每逢周六,肖钦都会托我去菜市场帮他买菜,西红柿、黄瓜、鸡蛋、通脊肉,还有必不可少的尖椒。因为尖椒肉丝是肖钦的拿手菜,同时也是我们最爱吃的。”她还建议说,如果有幸能受肖钦的邀请品尝他的手艺,一定要点这道菜。“万事俱备,肖钦卷起衣袖,开始洗菜、切菜,然后就是不停地翻炒,不久,几样小菜就出锅了。一通狼吞虎咽之后,大快朵颐之余,肖钦会再次‘披挂上阵’,三下五除二,把房间收拾得干净如初。”肖钦是个不太爱说话的大男孩。但是熟悉他的人都知道,“外冷内热”,对父母、对师傅、对朋友都很真诚。而教练金卫国更是对懂事的肖钦信任有加,自己家里的钥匙也专门配一套交给肖钦,饿了、累了,随时都可以去他那里。但肖钦很少去金教练家,仅仅是在金教练出差或者放假的时候,到教练家去打扫打扫卫生,看看电器有没有拔下插头、水管有没有漏水。对待父母,肖钦是个孝子,他在第35届世界体操锦标赛归来之后,首先买了一部价格不菲的手机,作为礼物送给了自己的父亲。逢年过节,肖钦总会打电话给自己的父母,并提前买好礼物寄给他们。出国比赛,也总少不了为他们购买当地的特产。而肖妈妈经常从南京煲好肖钦最爱喝的汤,托人捎到北京,肖钦则每次都到火车站迎接这份特殊的礼物。从当年的小马神到如今名副其实的鞍马王,肖钦从失败中学到了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冷静,而在这一年时间内,他更是从一个单项的王者被推到了中国队核心之一的地位。而肖钦的最终目标自然是2008,早在去年夺冠时,他就已经宣布:“我的难度还会继续提高,因为我最想实现的,是在2008年北京奥运会上夺得这块金牌。”5.陈一冰姓名:陈一冰{Chen Yibing}性别:男籍贯:天津生日:1984.12.19身高:1.63米体重:57公斤奥运会报名项目:体操2005年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体操吊环金牌。2005年第十届全国运动会男子体操全能第七。2006年世界体操锦标赛男子团体冠军、吊环金牌、个人全能第四名;多哈亚运会团体冠军、吊环冠军、个人全能第四名。2007年体操世锦赛男子团体冠军,吊环冠军。2008全国体操锦标赛暨奥运选拔赛吊环冠军,并被北京师范大学录取。北京时间8月12日,在刚刚结束的男子体操决赛中,中国男子体操队夺冠。这是中国代表团在北京奥运会上取得的第十枚金牌!21岁时陈一冰才获得世锦赛的冠军,是不折不扣的大器晚成型选手,北京奥运时陈一冰将第一次站上奥运会的赛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他极有可能在自己的第一次奥运之旅中就站上最高领奖台。 2006年和2007年两届世界赛上陈一冰都在吊环项目中夺冠,已经成为了继董震之后新的吊环王。虽然成名较晚,但是陈一冰良好的运动天赋、出色的心里素质都让他成为了中国体操队最为可靠的一个夺金点。陈一冰除了吊环之外在其余几个项目上也具有较高的水平,这也保证了他能在男团和全能比赛中为中国队建功,2006年世锦赛全能的第四名就很好的说明了这一点。从目前的趋势来看,陈一冰是目前体操队中最有可能在后杨威时代扛起全能大旗的选手。本命年迎来自己运动生涯中的一次奥运会对于陈一冰来讲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他不仅将捍卫自己吊环王的荣誉,同时呀要捍卫中国体操的尊严。24岁是一个走向成熟的年纪,尽管已经拥有了与年龄不相符的成熟,但是只有经历了奥运会的洗礼陈一冰才能更好的挑起中国体操的大梁。22岁,一个可以掐得出水的年龄,而在体操界,22岁才冒头的陈一冰已经算大器晚成。竞技体育就是如此残酷,只讲实力,丝毫不管尊老爱幼,一批一批的队员在老去,一批一批的新人冒出来,更加年轻,条件更加优越,更加野心勃勃,训练总局的体操训练馆里,队员们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刻苦训练,每个人的梦想都是当世界冠军。坚持到22岁才得拿到世界冠军,需要承受的压力是可想而知。“从1996年到2000年,整整4年的时间,我没有出什么成绩,这些日子里,我心里非常着急。那时候我最害怕的就是亲友问我的训练和比赛,我不知道该怎么去回答,窘得想找个洞钻进去。”陈一冰说。从1996年到2000年,是陈一冰职业生涯中最艰难的时期,那时,陈一冰刚刚进入了专业队并开始有比赛任务,然而让陈一冰困惑和痛苦的是一点成绩也没有。“那是我最痛苦的时候,就是那种感觉,好像一下子没有了目标了,看不到自己每天辛苦的训练是为了什么,没有意义,没有目标,没有自信。”陈一冰说。回想起那个时候,陈一冰还感慨万千。“练体操特别磨练意志。尤其在你很小的时候,就能经受这样的磨砺,是做别的事情所不能得到的。”陈一冰说。2001年,他最后一次参加全国少年赛,吊环金牌和全能铜牌为他找回了久违的自信,那时,他17岁。随后他得到一个意外的机会进入了国家队,人生从此揭开了新的一幕。成长:寂寞的体操生涯“你家就在天津,应该可以经常回家吧?”从北京到天津,乘火车也就两个多小时。“没有。事实上,从进去体操国家队队开始,我已经5年没有回家了。”陈一冰淡淡地说。练体操是很寂寞的,这种寂寞催成了陈一冰的成熟。在场上,22岁的陈一冰有着与他的年龄很不相称的老练。如果你到训练总局体操馆里看过中国的体操运动员们是如何训练的,你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这里会出那么多的世界冠军。他们周一、周二全天训练,周三半天,周四全天,周五半天,周六全天,周日半天,根本找不到一个可以回家的时间。“什么时候不想练了,就能回家了。”陈一冰说着,口气里有着体操运动员特有的坚定。“每次过年的时候我都想请假家。但只有大年初一休息一天,所以都没有回去。不过每年正月十五我爸妈会过来看我,另外每个冬训结束后,新赛季开始了,第一次出去比赛之前,爸妈也会过来看我。”陈一冰说,“其他日子,有什么事情就打打电话。”选择了做练体操,就意味着要放弃很多常人觉得很平常的点滴幸福。6.邹凯姓名:邹凯{Zou kai}性别:男籍贯:四川泸州降生日期:1988年2月25日身高:1.58米体重:56公斤项目:体操2008年北京奥运会团体冠军2007年世界锦标赛男团冠军2006年多哈亚运会男子团体,吊环,自由体操冠军2006年世锦赛男团冠军。2005年3月德国科特布斯站世界杯分站赛,自由操第三;2004年全国体操冠军赛,自由体操冠军;2004年泛太平洋体操邀请赛,团体冠军;2003年11月广州体操亚锦赛,男子自由体操冠军、单杠冠军、个人全能第三。时间 赛事 地点 项目 成绩2005 体操世界杯科特布斯站 德国科特布斯 自由体操 铜牌体操世界杯科特布斯站 德国科特布斯 自由体操 铜牌2006 体操世界杯法国站 法国里昂 自由体操 铜牌体操世界杯法国站 法国里昂 单杠 银牌第15届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男子团体 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梁富亮 金牌第15届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自由体操 金牌第15届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单杠 银牌第15届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男子团体 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梁富亮 金牌第15届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自由体操 金牌第15届亚运会 卡塔尔多哈 单杠 银牌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丹麦阿胡斯 男子团体 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梁富亮 金牌第39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丹麦阿胡斯 男子团体 杨威,肖钦,陈一冰,冯敬,梁富亮 金牌2007 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德国斯图加特 男子团体 杨威,肖钦,陈一冰,黄旭,梁富亮 金牌第40届世界体操锦标赛 德国斯图加特 男子团体 杨威,肖钦,陈一冰,黄旭,梁富亮 金牌体操世界杯中国站 中国上海 自由体操 金牌体操世界杯中国站 中国上海 自由体操 金牌体操世界杯法国站 法国巴黎 自由体操 银牌体操世界杯法国站 法国巴黎 自由体操 银牌2008 体操世界杯科特布斯站 德国科特布斯 单杠 金牌体操世界杯科特布斯站 德国科特布斯 单杠 金牌

六、奥运体操表演 有一个中国队的4人体操,那个小男孩叫什么?

是邹凯~~~~~以下是他的个人资料:http://ke..com/view/556949.html?wtp=tt

声明

删帖请联系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