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舒骏个人资料,黄舒骏的微博{黄舒骏有过几个老婆}

阅读:0 来源: 发表时间:2022-05-07 23:59作者:惟妮

一、黄舒骏的个人资料

黄舒骏1966年降生在一个普通家庭。他的父亲是公务员,母亲是家庭主妇。从台湾省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毕业后,黄舒骏跳槽到一家唱片公司,成为台湾省著名的歌手、作家和制作人。曾任十天坛音乐有限公司、黑羊广告有限公司负责人,曾为《青少年哪吒》(获第29届金马奖最佳电影音乐)《寂寞芳心俱乐部》《国道封闭》《金枝玉叶2》《绝对唱响》等电影配乐,制作并创作了《黄莺莺》《伊能静》《陶晶莹》《超越》《范晓萱》《邝美云》。然而,近年来,黄舒骏更热衷于成为一名选秀法官。中文名:黄舒骏国籍:中国降生地:台湾省台中市降生日期:1966年1月11日职业:歌手、作家、制片人毕业院校:台湾省立大学大气科学专业最喜爱的地方:的里雅斯特、斯普利特、马里博尔。

二、黄舒骏有几个老婆

2.他的前妻是小燕子,他的新妻子是张清芳。

三、黄舒骏老婆是谁?黄舒骏前妻张小燕照片曝光

黄舒骏是中国台湾省的歌手、作家和制作人。那么,谁是黄舒骏的妻子?谁是黄舒骏的前妻?黄舒骏前妻小燕子照片曝光,下面分享黄舒骏妻子的个人信息~

四、金韩一的个人资料?

金韩一,男,朝鲜族。金韩一不仅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还精通乐器,实力非凡。他是江苏卫视举办的2009年《绝对唱响》才艺秀十强选手之一,凭借他标志性的笑容获得了“微笑王子”的称号。虽然金韩一是一名韩国球员,但他与中国有着不解之缘。金韩一的父亲毕业于韩国语言文化大学,懂繁体中文,非常喜爱中国文化,与一位中国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当金韩一5岁时,他的父亲为了这个中国朋友和他的家人定居在中国。金韩一5岁开始在中国生活,此后一直受到中国和韩国文化的影响,又因为从小的语言环境,他能说一口流利的汉语。2008年,金韩一曾一度想参加《绝对唱响》,但因与高考时间冲突而忍痛放弃。高考结束后,金韩一选择了华侨大学学习。在厦门读书期间,他加入了厦门娱乐英雄会。2009年,已经是大学生的金韩一如愿以偿来到了《水云间》。没想到的是,他一直选择中文歌曲作为比赛歌曲,赢得了大批粉丝。因为他太爱笑了,所以被粉丝们戏称为“微笑王子”。我希望金韩一不仅仅是一名韩国球员,而是一名能够代表中国和韩国文化的球员。金韩一最喜爱的中国歌手是陈奕迅。原因是他有实力。金韩一希望自己也能成为一名以唱取胜的实力派歌手。

五、谁能找到“童孔”的简历???

空桐3354原名:张海波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加入了中国大陆流行音乐圈,组建了著名的“空桐乐队”,并参与了大陆流行音乐3354标志性的演唱会“让世界充满爱”,即百人歌手大型演唱会。90年代受台湾省风华唱片公司邀请加盟并签约。那时,他成为与张东健、陈志远、陈富明、黄舒骏等台湾著名音乐人并肩作战的又一位实力音乐人。演唱歌曲《两个永恒》,《有一种醉》(与Tom Chang合唱),《痛》(与Julie合唱),《劲歌》等流行歌曲。空桐的时代没有火,他的粗暴和愤怒淹没在那个时代的风风雨雨中。空桐是一个来自安徽的歌手,他刚刚说他应该做一个摇滚歌手,然后去台湾发展。空桐是一个被淹没的歌手,在丝带时代以张海波的名字为人所知。开箱(张海波《水云间》)。94-96是中国摇滚乐的第二次浪潮。几乎所有主要的海外唱片公司都参与了北京摇滚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空桐与台湾UFO唱片公司合作。空桐的成名与琼瑶的系列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当时和朱莉唱了《有种醉》,和汤姆张唱了《两个永恒》。这两首歌,加上主题曲《水云剑》,风靡一时。曲目:01。痛苦02。有一种醉酒(空桐/朱莉)03。由你决定。冬雪05。我能做到。爸爸07。两个永恒(空桐/张)08。水云剑09。时差10。乡村女艺人空桐《两个永恒》,33660。《有一种醉》制作人空桐:阿美《痛》,陶晶莹《日出》,蔡健雅《爱缺》,黄磊《天之美》。

六、请问林一峰,曹格,曹方的个人资料

3360:10岁开始参与香港电台广播剧,主唱,电视商业主题曲,3360336012,主演香港首部百老汇风格儿童歌舞剧【飞跃幻城】。孔演艺学院演出:3360,分别于1993年、1998年、2003年在商业电台第二频道主持《一切从音乐开始》《大家好》《一个人认识他》等音乐节目。他在香港城市大学主修日本商科,2000年毕业,之后全职投身音乐。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发表了100多首歌词,还写了唱片评论。作品曾在《都市日报》、《东触》等发表。336033603363603.2003年1月,发行首张个人专辑《床边之歌》(华纳唱片发行)33603360。同年5月,他受邀成为世界宣明会的饥饿之星,并在6月至7月的饥饿30演唱会上负责闭幕演出。

创作社及茜利妹创作及主演音乐剧场【驯情记】,于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演出十场,全部爆满:: 7月出版第2张个人专辑【游乐】(Travelogue 1):: 9月分别于加拿大温哥华及多伦多举办首次海外演唱会:: 12月凭【回旋木马的终端】(【遇见】 粤语版)获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奖(电影 向左走向右走):: 同年夺得商业电台叱咤乐坛颁奖礼唱作人银奖及新力军男歌手金奖:: 04年3月将演出香港艺术节节目 【1、2、3到你】音乐会:::: 演奏乐器Guitar, Flute, Harmonica, Recorder:: 喜爱的音乐单位Janis Ian, Jason Mraz, John Mayer, Joan Osborne, Rufus Wainwright, Julia Fordham, Sting, 潘越云, Massive Attack:: 曾得奖项2003- 2003年凭 回旋木马的终端 获得 第四十届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 (作曲)- 2003年度 叱咤唱作人 银奖- 2003年度 叱咤男新人 金奖- 大马最佳作曲奖 (2003)- 加拿大最受欢迎唱作人 (2003)- 国内【第三届音乐风云榜】最佳新人奖一峰于国内媒体举办之【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2003年第一季季选中获提名最佳男艺人、最佳新人及最佳大碟三个奖项,并夺得最佳新人奖参考资料:http://www.5t5t.cn/singer/mda_2094.htm和一峰挺有缘的。先是在东站隔壁的酒店大堂遇见他和AT 17,后来便一起出席传媒奖庆功宴,个把月后于尖沙咀日航酒店咖啡厅做完访问,没过几天又在铜锣湾无印良品碰到他。“无印”相遇的前一晚,在会展“人山人海包围达明一派”演唱会上看到他出场向达明致敬,前一首《一个人在途上》(国语歌),把曲的苍凉词的悲壮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后一首《石头记》一开口便技惊四座,歌中气韵极之古典,这是香港新生代歌手从未有过的质感,直追上世纪80年代那一批实力唱将。而当我当面盛赞他时,他却腼腆地笑了——原来还是个邻家大男孩。 但在整个访问过程中,这个腼腆的男孩毫不腼腆,直斥乐坛之衰落,并明白地说出他的音乐野心,和使命感。使命感,这个落在新人类耳中只会招来一阵爆笑的词语,从林一峰口中说出来,却是那么质朴实在。 关于音乐 “香港这个这么商业的地方,很多人认为不会有好东西出来,但其实不对。我觉得要看个人的努力。同样的力气,我可以做国语的、粤语的、英文的(唱片),为何我一定要做粤语专辑?其实是有一种使命感。大家都说香港是商业音乐的天下,但我要告诉大家:不完全是。Bob Dylan在美国这么商业的地方一样能卖,为何香港不能?不是说你在什么环境下就要成为什样的人,每个人应该有每个人的造化。” 一说起音乐,不需任何铺垫,林一峰就火气上扬直奔主题。 美国市场大,唱片工业包容度高,自然能容纳不同音乐。香港音乐这几年都在低潮期,现在是不是有这样一个时机,能把非商业的音乐慢慢做大呢? “我反而觉得那一段低潮是好事,能让乐坛去芜存菁。先是受翻版打击、再是网络下载,直接影响唱片销量。这让一部分混饭吃的走了,只有真正有实力的才能留下来。周杰伦的唱片在香港能卖5万张,这说明大家其实是想支持的,但你做不好,歌迷当然认为不值得买。商业模式的转变,低潮期的来临,反而让真心爱音乐的人有机会。所谓有危就有机,危机能迫使大家做得更好一点。” “现在的听众会挑剔,而且开始知道自己要挑剔了。” “我觉得网络有好有不好,它是会影响销量,但网络有很高的宣传效用,它也会鞭策音乐人做得更好!为何别人要买你的唱片?别人要掏钱买,你就要做到最好。音乐下载者不是贼。大家都知道,一张CD的成本是10块钱以内,但我可以告诉你,你用100块买我的碟,是值得的。我的音乐值得你花钱买。” 关于乐坛 在传媒大奖的庆功宴上,林一峰专门找了台湾唱作人、评委之一的黄舒骏合影,并尊称黄为偶像。在林一峰的成长过程里,台湾音乐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他又怎么看当年黄舒骏等一批音乐人呢? “我受台湾音乐的影响很大,一开始我是听潘越云,以她为始,我开始接触了整个台湾音乐。那时候(上世纪80年代)是台湾音乐鼎盛时期,主宰了几乎整个华语乐坛。台湾出了好多有文人气质的唱作人,比如李宗盛,但他太偏流行,罗大佑,太了,郑华娟,女人味太重,所以我最喜爱黄舒骏。他有他的幽默感,他有他的性,同时他又有他的流行触觉,而且他的歌词写得很好。” “我一直相信,像李宗盛、罗大佑他们的音乐是很强,但让他们流传的最主要原因是歌词,所以罗大佑才在他的演唱会上不停宣扬个人主张。而黄舒骏也很厉害。如《恋爱症候群》,之前从没有人能用一支吉他和七分钟去做一首模仿现场演唱的歌曲,他做到了,他在音乐上有突破,他在歌词上的幽默感很让大家开心。他写的《男女之间》,他就表现了一些连罗大佑都没有的幽默感,这首歌最后一句歌词是这样说的:“女人好不容易决定开始,男人却好像刚要结束”,写得真好!当年我开始思想发育的时候,受他影响很深。他让我首次意识到,歌手是为了一首歌而唱歌,而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唱。 “记得当年他说要超越罗大佑,我觉得他已经超越了,他是我最尊敬的一位台湾音乐人。” 听着林一峰如数家珍地把台湾音乐人的名字、音乐及其创作特性通盘说出,甚至对某些非热门歌的歌词倒背如流,可见他对台湾音乐的热爱,相信也从其中吸取了不少养分。我笑说:“不如我们做一集林一峰最喜爱的台湾歌曲回顾吧”,“好啊!但那太多了,十集都讲不完!”他乐呵呵地回答。 关于歌词 “除了黄舒骏,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位台湾女诗人,她叫李格弟(“夏宇!”)。对!她还有一个笔名是童大龙。她的歌词不多,比如赵传的《男孩看见野玫瑰》、《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张艾嘉《她的心是一个巨人的修车厂》,再比如很多年前她为李丽芬包办歌词的专辑《梳子与刮胡刀》,她总是能借助一些通俗易懂的东西,说出诗人想说的语言,既破格又有格,厉害!” 既然林一峰这么喜爱台湾歌词,那他怎么看自己本土的粤语歌词呢? “台湾的作词人和香港相比,我觉得香港作词人更难一些。因为粤语歌比较难写。而且香港乐坛的风气不好,一定要求作词人写情歌,但他们也可以利用情歌说了很多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样更了不起!” “我尊敬的香港作词人很多,比如郑国江老师,除了因为他写的歌词好,永远不会过时,还因为有一次他在访谈中说,有一种东西他是不写的,就是悔淫悔道的,我十分赞同。公众人物确实要有责任感,因为歌词真的可以影响人的。除此以外我还喜爱林夕和黄伟文(Wyman),他们写的一些作品也不会随时光流逝掉。” 依然是“林与黄”。那林一峰喜爱林夕多些还是Wyman多些呢? “就人而论我喜爱Wyman,因为他比较好玩。而林夕太过神圣,他好像参透了世界上所有事情一样,我觉得这样不会开心。Wyman人气重些。我喜爱林夕的《约定》,还有玩叠字的《似是故人来》,粤语歌很少能够玩叠字的,他是第一人。Wyman写的《到处留情》、《燕尾蝶》也很好,《燕尾蝶》用我的解读方法是说一个很纯真的人被社会同化,他的用字很美,如果要挑一首世纪之作,我会挑《燕尾蝶》。” 关于文字 感觉林一峰对歌词十分看重,这是为什么呢? “我读理科的。但我觉得从小到大都离不开音乐。音乐是我的生命,我不会离弃他,他也不会离弃我。但我从没想过以音乐为生,因为命运是没有办法计划的。” “我喜爱写歌,因为我有很多东西要说。我为别人写歌,有时会玩一些很Hit Hop,Dance的东西,玩很多不同类型音乐。但我自己出的唱片和书,都是与文字有莫大关联的,因为我觉得可以影响人心的,只有文字。而音乐如果不能对人心有触动,他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对文字的极度尊重,所以今年8月林一峰出了一本书《音乐·旅·情》。这本书是怎样来的? “我很喜爱写东西,小时后甚至立志做一个作家,不过最后阴差阳错做了音乐(笑)。但写歌也是文字创作。这本书是我在香港各大报章写的文字的一个集,我用很特别的方式包装了一下,让这些文字可以留存下来。就当还自己一个心愿,让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也喜爱旅游,并且喜爱到穷一点的地方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罗马尼亚,那里民风很好。我旅游不是为了创作,那是很作状的事情。旅游给了我生活的灵感,而生活给了我创作的灵感。一切创作都要从生活出发。” “这本书里有我的音乐、旅游和感情,这也就是林一峰的人生。” 关于未来 谈完过去,这位身具使命感的大男孩,开始兴致勃勃地描绘他的未来。 “今年我的三件大事:出一本书,出一张碟(新碟《一个人在途上》即将推出),还有10月的这场演唱会。这个演唱会是因为BMA的老板罗先生看完我一个现场,很喜爱,认为香港应该有这样的东西:一个Live Show,只有音乐没有其他,于是就投资帮我做演唱会。” “这个演唱会的主题只有一个:音乐。我曾经做过许多类型,Jazz,吉他民谣,Full Band,Rock,这次把他们综合。(演唱会有何卖点?)一个以音乐为主题的演唱会,在香港就很特别了。香港的很多演唱会都以作秀为主,音乐沦为工具,而不是目的,这样很不好。香港是时候有一个为了音乐而音乐的音乐会了。” “不仅香港,现在的台湾音乐也不行了,过于西化。它完全把美国音乐植入台湾。以前台湾音乐很有气质,像滚石做的《回声》,飞碟做的苏芮、黄莺莺等,全部都是有性格,有理念、用文字整理出来的一个Project。现在台湾整体没有了这种气质。” 林一峰喜爱概念专辑,所以他把黄耀明的《愈夜愈美丽》选为最喜爱的唱片,因为“那是最完整的一张概念专辑,很少粤语专辑能做到这点。”明哥是林一峰很尊重的艺人,也是他的一个精神指标。林一峰以前的专辑都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贯穿其中。即将推出的新碟也不例外。 “我希望能把我吸收多年的好音乐融汇在我的新碟里。即将推出的新碟《一个人在途上》(游乐2)是我的一个心路历程,之前(游乐1)说的是旅游=人生,这一次要说的是人生=旅游。说的是一样的东西,但这次从心灵出发。” 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来林一峰最想做的,竟是一张国语专辑。 “我正在筹集资金出一张国语唱片。明年4月我会和苏玉华做一个舞台剧,4月之后我会筹备我的国语唱片。如果一辈子只做一张唱片,我就做那一张唱片,里面的歌我已经写好了,全部旋律都齐了。我等了好多年,写了好久,就是为了这次。”回答者:米米仙蒂 – 秀才 二级 4-23 16:24和一峰挺有缘的。先是在东站隔壁的酒店大堂遇见他和AT 17,后来便一起出席传媒奖庆功宴,个把月后于尖沙咀日航酒店咖啡厅做完访问,没过几天又在铜锣湾无印良品碰到他。“无印”相遇的前一晚,在会展“人山人海包围达明一派”演唱会上看到他出场向达明致敬,前一首《一个人在途上》(国语歌),把曲的苍凉词的悲壮都演绎得淋漓尽致,后一首《石头记》一开口便技惊四座,歌中气韵极之古典,这是香港新生代歌手从未有过的质感,直追上世纪80年代那一批实力唱将。而当我当面盛赞他时,他却腼腆地笑了——原来还是个邻家大男孩。 但在整个访问过程中,这个腼腆的男孩毫不腼腆,直斥乐坛之衰落,并明白地说出他的音乐野心,和使命感。使命感,这个落在新人类耳中只会招来一阵爆笑的词语,从林一峰口中说出来,却是那么质朴实在。 关于音乐 “香港这个这么商业的地方,很多人认为不会有好东西出来,但其实不对。我觉得要看个人的努力。同样的力气,我可以做国语的、粤语的、英文的(唱片),为何我一定要做粤语专辑?其实是有一种使命感。大家都说香港是商业音乐的天下,但我要告诉大家:不完全是。Bob Dylan在美国这么商业的地方一样能卖,为何香港不能?不是说你在什么环境下就要成为什样的人,每个人应该有每个人的造化。” 一说起音乐,不需任何铺垫,林一峰就火气上扬直奔主题。 美国市场大,唱片工业包容度高,自然能容纳不同音乐。香港音乐这几年都在低潮期,现在是不是有这样一个时机,能把非商业的音乐慢慢做大呢? “我反而觉得那一段低潮是好事,能让乐坛去芜存菁。先是受翻版打击、再是网络下载,直接影响唱片销量。这让一部分混饭吃的走了,只有真正有实力的才能留下来。周杰伦的唱片在香港能卖5万张,这说明大家其实是想支持的,但你做不好,歌迷当然认为不值得买。商业模式的转变,低潮期的来临,反而让真心爱音乐的人有机会。所谓有危就有机,危机能迫使大家做得更好一点。” “现在的听众会挑剔,而且开始知道自己要挑剔了。” “我觉得网络有好有不好,它是会影响销量,但网络有很高的宣传效用,它也会鞭策音乐人做得更好!为何别人要买你的唱片?别人要掏钱买,你就要做到最好。音乐下载者不是贼。大家都知道,一张CD的成本是10块钱以内,但我可以告诉你,你用100块买我的碟,是值得的。我的音乐值得你花钱买。” 关于乐坛 在传媒大奖的庆功宴上,林一峰专门找了台湾唱作人、评委之一的黄舒骏合影,并尊称黄为偶像。在林一峰的成长过程里,台湾音乐对他产生了什么影响?他又怎么看当年黄舒骏等一批音乐人呢? “我受台湾音乐的影响很大,一开始我是听潘越云,以她为始,我开始接触了整个台湾音乐。那时候(上世纪80年代)是台湾音乐鼎盛时期,主宰了几乎整个华语乐坛。台湾出了好多有文人气质的唱作人,比如李宗盛,但他太偏流行,罗大佑,太了,郑华娟,女人味太重,所以我最喜爱黄舒骏。他有他的幽默感,他有他的性,同时他又有他的流行触觉,而且他的歌词写得很好。” “我一直相信,像李宗盛、罗大佑他们的音乐是很强,但让他们流传的最主要原因是歌词,所以罗大佑才在他的演唱会上不停宣扬个人主张。而黄舒骏也很厉害。如《恋爱症候群》,之前从没有人能用一支吉他和七分钟去做一首模仿现场演唱的歌曲,他做到了,他在音乐上有突破,他在歌词上的幽默感很让大家开心。他写的《男女之间》,他就表现了一些连罗大佑都没有的幽默感,这首歌最后一句歌词是这样说的:“女人好不容易决定开始,男人却好像刚要结束”,写得真好!当年我开始思想发育的时候,受他影响很深。他让我首次意识到,歌手是为了一首歌而唱歌,而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唱。 “记得当年他说要超越罗大佑,我觉得他已经超越了,他是我最尊敬的一位台湾音乐人。” 听着林一峰如数家珍地把台湾音乐人的名字、音乐及其创作特性通盘说出,甚至对某些非热门歌的歌词倒背如流,可见他对台湾音乐的热爱,相信也从其中吸取了不少养分。我笑说:“不如我们做一集林一峰最喜爱的台湾歌曲回顾吧”,“好啊!但那太多了,十集都讲不完!”他乐呵呵地回答。 关于歌词 “除了黄舒骏,让我留下深刻印象的,还有一位台湾女诗人,她叫李格弟(“夏宇!”)。对!她还有一个笔名是童大龙。她的歌词不多,比如赵传的《男孩看见野玫瑰》、《我很丑,可是我很温柔》,张艾嘉《她的心是一个巨人的修车厂》,再比如很多年前她为李丽芬包办歌词的专辑《梳子与刮胡刀》,她总是能借助一些通俗易懂的东西,说出诗人想说的语言,既破格又有格,厉害!” 既然林一峰这么喜爱台湾歌词,那他怎么看自己本土的粤语歌词呢? “台湾的作词人和香港相比,我觉得香港作词人更难一些。因为粤语歌比较难写。而且香港乐坛的风气不好,一定要求作词人写情歌,但他们也可以利用情歌说了很多事情,所以我觉得这样更了不起!” “我尊敬的香港作词人很多,比如郑国江老师,除了因为他写的歌词好,永远不会过时,还因为有一次他在访谈中说,有一种东西他是不写的,就是悔淫悔道的,我十分赞同。公众人物确实要有责任感,因为歌词真的可以影响人的。除此以外我还喜爱林夕和黄伟文(Wyman),他们写的一些作品也不会随时光流逝掉。” 依然是“林与黄”。那林一峰喜爱林夕多些还是Wyman多些呢? “就人而论我喜爱Wyman,因为他比较好玩。而林夕太过神圣,他好像参透了世界上所有事情一样,我觉得这样不会开心。Wyman人气重些。我喜爱林夕的《约定》,还有玩叠字的《似是故人来》,粤语歌很少能够玩叠字的,他是第一人。Wyman写的《到处留情》、《燕尾蝶》也很好,《燕尾蝶》用我的解读方法是说一个很纯真的人被社会同化,他的用字很美,如果要挑一首世纪之作,我会挑《燕尾蝶》。” 关于文字 感觉林一峰对歌词十分看重,这是为什么呢? “我读理科的。但我觉得从小到大都离不开音乐。音乐是我的生命,我不会离弃他,他也不会离弃我。但我从没想过以音乐为生,因为命运是没有办法计划的。” “我喜爱写歌,因为我有很多东西要说。我为别人写歌,有时会玩一些很Hit Hop,Dance的东西,玩很多不同类型音乐。但我自己出的唱片和书,都是与文字有莫大关联的,因为我觉得可以影响人心的,只有文字。而音乐如果不能对人心有触动,他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对文字的极度尊重,所以今年8月林一峰出了一本书《音乐·旅·情》。这本书是怎样来的? “我很喜爱写东西,小时后甚至立志做一个作家,不过最后阴差阳错做了音乐(笑)。但写歌也是文字创作。这本书是我在香港各大报章写的文字的一个集,我用很特别的方式包装了一下,让这些文字可以留存下来。就当还自己一个心愿,让自己的生命留下一些有意义的事情。” “我也喜爱旅游,并且喜爱到穷一点的地方去。给我印象最深的是罗马尼亚,那里民风很好。我旅游不是为了创作,那是很作状的事情。旅游给了我生活的灵感,而生活给了我创作的灵感。一切创作都要从生活出发。” “这本书里有我的音乐、旅游和感情,这也就是林一峰的人生。” 关于未来 谈完过去,这位身具使命感的大男孩,开始兴致勃勃地描绘他的未来。 “今年我的三件大事:出一本书,出一张碟(新碟《一个人在途上》即将推出),还有10月的这场演唱会。这个演唱会是因为BMA的老板罗先生看完我一个现场,很喜爱,认为香港应该有这样的东西:一个Live Show,只有音乐没有其他,于是就投资帮我做演唱会。” “这个演唱会的主题只有一个:音乐。我曾经做过许多类型,Jazz,吉他民谣,Full Band,Rock,这次把他们综合。(演唱会有何卖点?)一个以音乐为主题的演唱会,在香港就很特别了。香港的很多演唱会都以作秀为主,音乐沦为工具,而不是目的,这样很不好。香港是时候有一个为了音乐而音乐的音乐会了。” “不仅香港,现在的台湾音乐也不行了,过于西化。它完全把美国音乐植入台湾。以前台湾音乐很有气质,像滚石做的《回声》,飞碟做的苏芮、黄莺莺等,全部都是有性格,有理念、用文字整理出来的一个Project。现在台湾整体没有了这种气质。” 林一峰喜爱概念专辑,所以他把黄耀明的《愈夜愈美丽》选为最喜爱的唱片,因为“那是最完整的一张概念专辑,很少粤语专辑能做到这点。”明哥是林一峰很尊重的艺人,也是他的一个精神指标。林一峰以前的专辑都有一个完整的概念贯穿其中。即将推出的新碟也不例外。 “我希望能把我吸收多年的好音乐融汇在我的新碟里。即将推出的新碟《一个人在途上》(游乐2)是我的一个心路历程,之前(游乐1)说的是旅游=人生,这一次要说的是人生=旅游。说的是一样的东西,但这次从心灵出发。” 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原来林一峰最想做的,竟是一张国语专辑。 “我正在筹集资金出一张国语唱片。明年4月我会和苏玉华做一个舞台剧,4月之后我会筹备我的国语唱片。如果一辈子只做一张唱片,我就做那一张唱片,里面的歌我已经写好了,全部旋律都齐了。我等了好多年,写了好久,就是为了这次。”10岁开始参演香港电台广播剧,及主唱电视广告主题曲::12岁主演香港首个百老汇式儿童歌舞剧【飞跃梦幻城】,假香港演艺学院公演:: 分别于93、98及03年于商业电台第二台主持【一切从音乐开始】、【大家好声】及【一人一结他】等音乐节目:: 于香港城市大学主修日本商业研究,2000年侥幸毕业,后全职投身音乐,发表曲词作品至今逾一百首,亦有撰写碟评及报纸杂志专栏,作品刊载于【都市日报】、【东 Touch】等::::03年1月发表首张个人专辑【床头歌】(华纳唱片发行)::同年5月获邀任宣明会饥馑之星,于饥馑三十音乐会负责闭幕演出:: 6至7月与W创作社及茜利妹创作及主演音乐剧场【驯情记】,于香港艺术中心寿臣剧院演出十场,全部爆满:: 7月出版第2张个人专辑【游乐】(Travelogue 1):: 9月分别于加拿大温哥华及多伦多举办首次海外演唱会:: 12月凭【回旋木马的终端】(【遇见】 粤语版)获台湾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奖(电影 向左走向右走):: 同年夺得商业电台叱咤乐坛颁奖礼唱作人银奖及新力军男歌手金奖:: 04年3月将演出香港艺术节节目 【1、2、3到你】音乐会:::: 演奏乐器Guitar, Flute, Harmonica, Recorder:: 喜爱的音乐单位Janis Ian, Jason Mraz, John Mayer, Joan Osborne, Rufus Wainwright, Julia Fordham, Sting, 潘越云, Massive Attack:: 曾得奖项2003- 2003年凭 回旋木马的终端 获得 第四十届金马奖最佳电影歌曲 (作曲)- 2003年度 叱咤唱作人 银奖- 2003年度 叱咤男新人 金奖- 大马最佳作曲奖 (2003)- 加拿大最受欢迎唱作人 (2003)- 国内【第三届音乐风云榜】最佳新人奖一峰于国内媒体举办之【华语流行乐传媒大奖】2003年第一季季选中获提名最佳男艺人、最佳新人及最佳大碟三个奖项,并夺得最佳新人奖

声明

删帖请联系toplearningteam#gmail.com (请将#换成@);

搜索
关注我们

扫一扫关注我们,了解最新精彩内容